2026年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拟招收“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简称“推免生”)若干,凡获得所在学校推免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均可向我院提出申请。热忱欢迎有志于从事相关领域科研创新和应用研究的优秀应届本科生踊跃报名!
一、学院介绍
1、学院概况
云顶7610线路检测坐落于美丽的广州大学城校区,由1958年创办的原广东工学院电工系发展而来。建院60余年,学院因图强而生,因质量而立,因改革而兴,因人才而强。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控制工程、人工智能和电气工程三个专业硕士点。现已形成了本、硕、博和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已培养毕业生四万余人。目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近两千人。
2、师资团队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控制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院博士生导师31人,硕士生导师123人,教授36人,副教授7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40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4人,省级高层次人才8人,其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2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获得者1人,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1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4人(其中海外项目1人),教育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广东特支计划”本土创新创业团队1个,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3个,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珠江人才青年拔尖人才1人,“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广东特支计划”杰出人才(南粤百杰)1人、“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2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青年“珠江学者”5人,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1人,南粤优秀教师1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广东省师德标兵1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人等一批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3、科研平台
学院具备了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学科平台,所拥有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及“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分属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及广东省特殊重点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A-类,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再创佳绩。学院拥有一系列国家级及省部级平台,包括中国制造2025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1个,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1个,科技部2018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智能检测与制造物联实验室),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物联网智能信息处理与系统集成实验室、粤港智能决策与协同控制联合实验室),智能制造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集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粤港澳联合实验室2个(粤港澳离散制造智能化联合实验室、粤港智能决策与协同控制联合实验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物联网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智能决策与协同控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物联网共性技术研发工程中心、广东省面向领域应用的大数据技术工程中心、广东省车载传感网与智能交通工程中心、广东省面向能源互联网应用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面向智能制造的超高精度自动化检测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并加强国际合作与对外交流,先后与国(境)外高校、研究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并与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10多个,实践教学基地28个。
4、学术成果
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1项,CAA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形成了有特色的办学方向。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大数据中心、重大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粤港重大招标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30多项。科研经费达到3亿多元;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中国专利奖银奖1项、优秀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9项、二等奖6项;广东省专利发明人1人。
5、人才培养
所培养的学生竞争能力强,富有创新意识,学生获得国家、省级以上奖励300余项。2015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第十四届“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特等奖”1项,获得“挑战杯”广东省赛“特等奖”3项;2016年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2017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第十五届“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特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19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第十六届“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二等奖”1项,获得“挑战杯”广东省分赛“特等奖”1项;2020年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决赛中获1金2银;2020年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铜奖1项;2021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第十七届“挑战杯”课外科技竞广东省分赛“特等奖”3项、“一等奖”1项;2021年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2项,2021年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决赛中获2金2银;2022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第十七届“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二等奖”1项,获“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特等奖”1项,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铜奖1项;2023年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2项。2024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第十九届“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特等奖”1项、“三等奖”1项。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校友在众多领域脱颖而出,成长为“科技拓路人、行业带头人、产业领军人”,涌现一大批的优秀管理人才、技术专家和知名企业家。
6、就业前景
我院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地带的地理位置优势,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集中在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地,代表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有: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等。我院已建立了200余家企业的用人单位信息库,学生广受华为、广汽、腾讯、字节跳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广核、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格力、海尔等国内知名企业青睐。其中电气专业60%以上的学生进入电网系统工作。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全校前列;校友在众多领域脱颖而出,成长为“科技拓路人、行业带头人、产业领军人”,涌现一大批的优秀管理人才、技术专家和知名企业家。
二、推免生招收对象
获得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的2026年全国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三、招生专业
类型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学制 |
学术学位硕士 |
081100 080800 |
控制科学与工程 电气工程 |
3 |
专业学位硕士 |
085801 085406 085410 |
电气工程 控制工程 人工智能 |
3 |
学术学位博士 (直博生) |
081100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 |
注:具体以最终发布的2026年招生简章为准
四、申请与招收程序
1.申请免试攻读我校2026年研究生均需在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含直博生)预推免报名系统(网址:https://ehall.gdut.edu.cn/gsapp/sys/yjsbmxsd/entrance.do)进行网上报名(含本校推免生)(具体操作指引请见附件1)。申请人填写《广东工业大学2026年招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申请表》(见附件2),纸质版于复试时提交。
2.申请人通过预报名系统提交电子申请资料,包括学生证、身份证(正反面)、本科学习成绩单、英语等级证明(四六级或者托福雅思)、其他学术论文或获奖证书的扫描件等材料。每个电子版文件采用pdf文件格式,文件大小不超过2M为宜。
3.我校将于9月中下旬起陆续开始复试资格审核,初审通过后,学院将联系考生通知具体复试时间及安排。请意向申请考生务必在9月18日前在我校预报名系统完成报名工作。
4.收到我院复试通知的申请人应及时登录学院网站查阅所报读学院公布的复试办法,根据复试要求准备相关材料并按时参加复试。
5.通过我院复试并拟接收为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考生,必须于9月22日在教育部“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报我校。我院将在系统功能开通后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向考生发送“复试通知”及“待录取通知”;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在“推免服务系统”接受“复试通知”及“待录取通知”。
6.请考生在接到待录取通知的24小时内系统确认录取,否则视为放弃。
五、奖助体系
层次 类型 |
国家奖学金 |
学业奖学金 |
助学金 |
优先入选“拔尖计划”和“卓越计划” |
优秀研究生拔尖创新型人才奖 |
等 级 |
金 额 |
博士生 |
30000元/年 |
一等奖 |
18000元/年 |
29000元/年 |
20000元/年 |
30000元/人 |
二等奖 |
15000元/年 |
三等奖 |
12000元/年 |
硕士生 |
20000元/年 |
一等奖 (推免生新生全覆盖) |
10000元/年 |
6000元/年 |
10000元/年 |
15000元/人 |
二等奖 |
6000元/年 |
三等奖 |
2000元/年 |
注:学校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奖助学金作适当调整 |
六、学院研究生招生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20-39322469
电子邮箱:soagrad@gdut.edu.cn
学院官网: